發布時間:2022-05-03 文章來源:xp下載站 瀏覽:
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在關于交換機的定義中,最五花八門、最有爭議的,當數智能交換機了。 究竟具備什么條件的交換機才算是“智能”的?每個廠商都有自己的說法。一些國際的領袖企業認為:能夠提供深層次的網絡服務與應用,實現網絡與應用的很好結合,才能稱為智能化交換。而有的廠商,特別是起步較晚、還不具備充分的高端能力的廠商則將具備路由功能、支持一部分網絡應用的交換機就統統劃歸到“智能交換機”之列了。 這種概念的不統一,不僅造成了交流上的困難,更重要是給用戶市場帶來了困惑。 如何理解網絡智能化的含義?怎樣看待智能交換機的市場機會?在各不相同的智能交換機中,用戶又該如何辨別、選擇? 桌面上的“造假”現象 目前,在大多數網絡架構中,其核心已經實現了智能化。業界談論的網絡智能化的問題,主要集中在邊緣的智能化上。所謂邊緣,對于企業網來說,就是“桌面級”;對于稍大些的園區網來說,就是“接入層”和“匯聚層”。 用于企業骨干和園區核心的中高端交換機,無論是機架式的,還是固定端口的,基本上都能夠支持QoS、安全等關鍵的網絡應用,已經實現了“智能化”。而目前,企業桌面上的交換機卻還往往是二層的,不可網管或是只有“微網管”,不具備路由功能,更不支持網絡應用。 雖然各廠商的產品功能參差不齊,性能也有差別,但是,大家心里都非常明確一點:智能化,是網絡發展的必然方向。于是,在我國激烈的網絡市場競爭中,形成了一種無法說是對還是錯的共識:如果哪家廠商沒有智能型的交換機產品,就意味著它在這個領域沒有實力。 為了在這個舞臺上繼續“玩”下去,為了避免過早地被淘汰出局,每個網絡廠商都在大打“智能”牌。智能型交換機在這種特殊的背景之下,成為了企業實力的一項重要證據。 在“智能化”的統一“標簽”之下,產品卻沒有實現功能、性能和質量上的統一。廠商都稱自己的產品是“智能化”的,但其中含義各不相同,有名副其實者,也絕不乏“霸王硬上弓”者。 通過大量的采訪,記者深有感觸,概念各異是其一,有意混淆視聽是其二。在桌面交換機領域,后者更為嚴重。 記者不止一次遇到這樣的事情: 拿來某產品的性能和功能列表仔細一看,明明只是一款二層可網管的交換機,卻號稱是“智能型”;蛟S只是具備路由功能,根本不支持任何應用,也要冠以“智能型”的頭銜。 如果產品能夠“沾上邊兒”,還勉強說得過去。但如果發生上述現象,就太離譜了,甚至可以說是“造假”行為。網絡企業提升自身形象的心情和需求是十分迫切的,但蓄意“造假”的行為,應該受到譴責。 由此想到,專業媒體的編輯記者對此尚需“留神”辨別,沒有專業知識的普通用戶,將如何應對廠商這些模糊的宣傳和良莠不齊的各色產品呢?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
上一篇:DSL及其派生技術
下一篇:軟交換將完成多種業務的提供與轉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