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5-18 文章來源:xp下載站 瀏覽:
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隨著我國路由行業的發展,同時也路由技術也在逐步的完善,下面我們詳細的分析了RIP路由表結構的主要特點和應用。使用RIP報文中列出的項, RIP主機可以彼此之間交流路由信息。這些信息存儲在RIP路由表結構中,RIP路由表結構為每一個知道的、可達的目的地保留一項。每個目的地表項是到達那個目的地的最低開銷路由。 注意每個目的地的表項數可以隨路由生產商的不同而變化。生產商可能選擇遵守規范,也可以對標準進行他們認為合適的“強化”。所以,用戶很可能會發現某個特殊商標的路由器為每一個網絡中的目的地存儲至多4條相同費用的路由。每個RIP路由表結構項包括以下各域: 目的IP地址域 注意雖然RFC 1058是一個開放式標準,能支持大量互連網絡地址結構,然而它是由IETF設計用于Internet中自治系統內的協議。如此,使用這種形式RIP的自然是網絡互聯協議。 1. 目的IP地址域 任何RIP路由表結構中所包含的最重要信息是到所知目的地的I P地址。一旦一臺RIP路由器收到一個數據報文,就會查找路由表中的目的I P地址以決定從哪里轉發那個報文。 2. 度量標準域 RIP路由表結構中的度量域指出報文從起始點到特定目的地的總耗費。路由表中的度量是從路由器到特定目的地之間網絡鏈路的耗費總和。 3. 下一跳IP地址域 下一跳IP地址域包括至目的地的網絡路徑上下一個路由器接口的IP地址。如果目的IP地址所在的網絡與RIP路由表結構不直接相連時,路由器表中才出現此項。 4. 路由變化標志域 路由變化標志域用于指出至目的I P地址的路由是否在最近發生了變化。這個域是重要的,因為R I P為每一個目的I P地址只記錄一條路由。 5. 路由計時器域 有兩個計時器與每條路由相聯系,一個是超時計時器,一個是路由刷新計時器。這些計時器一同工作來維護路由表中存儲的每條路由的有效性。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
上一篇:所有方面概述路由域與路由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