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5-24 文章來源:xp下載站 瀏覽:
軟件是一系列按照特定順序組織的計算機數據和指令的集合。一般來講軟件被劃分為編程語言、系統軟件、應用軟件和介于這兩者之間的中間件。硬件是“計算機硬件”的簡稱。與“軟件”相對,電子計算機系統中所有實體部件和設備的統稱。 如今,市面上消費級SSD,不管是主流的SATA SSD新品還是新興的NVMe SSD新品,基本上都是采用TLC閃存。自2012年10月份,第一款采用TCL NAND閃存的三星840 SSD誕生以來,TLC 閃存一直面臨著質疑。 但是,經過幾年發展,TLC 閃存越來越成熟,正逐漸取代MLC成為主流。不過,正當TLC NAND為自己正名時,它的取代者QLC悄然來襲,有消息稱明年首款QLC將面世。QLC閃存真的適合用在SSD上嗎?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QLC閃存。 先了解目前三種類型的閃存:SLC、MLC及TLC SLC = Single-Level Cell ,即1bit/cell,其結構簡單但是執行效率高,最大的特點就是速度快,壽命長,價格超貴(約MLC 3倍以上的價格),約10萬次擦寫壽命。 MLC = Multi-Level Cell,即2bit/cell,其有00,01,10,11四個充電值。因此,要比SLC需要更多的訪問時間。其最大特點就是速度中等,壽命中等,價格比SLC便宜,約3000---10000次擦寫壽命。 TLC = Trinary-Level Cell,即3bit/cell,每個單元可以存放比MLC多1/2的數據,共八個充電值,111、110、101、011、010、001、000。最大特點就是速度慢壽命短,約500-1000次擦寫壽命,但價格是三者最低的。由于價格成本的原因,目前被廣泛運用于消費級SSD中。 為什么TLC閃存這么受歡迎? 由于TLC采用不同的電壓狀態,加上存儲密度大,擊穿絕緣層次數也比其他介質多,加速絕緣層的損耗過程,導致TLC SSD的壽命比SLC、MLC短得多,同時可靠性、效能等方面存在問題。但是TLC也有自己的優勢,TLC儲存容量更大,成本相比MLC、SLC低廉許多。 隨著TLC閃存技術的飛速發展,廠商不斷的改進算法以及優化主控,TLC的P/E壽命由不到1000次提升到1000到2000次,同時TLC SSD性能及可靠性方面得到大大改善,在加上成本更低廉,TLC SSD因此贏得用戶的青睞。 目前TLC正不斷的蠶食著MLC消費級的份額,最后不出意外的話,TLC將完全占據主流消費級SSD市場,MLC則繼續在高端領域發揮它作用。 硬件是實在的,有模有樣的。軟件是程序性的。是一系列的指令。有了軟件,硬件才會實現更豐富的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