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6-04 文章來源:xp下載站 瀏覽:
辦公軟件是指可以進行文字處理、表格制作、幻燈片制作、圖形圖像處理、簡單數據庫的處理等方面工作的軟件。目前辦公軟件朝著操作簡單化,功能細化等方向發展。辦公軟件的應用范圍很廣,大到社會統計,小到會議記錄,數字化的辦公,離不開辦公軟件的鼎力協助。另外,政府用的電子政務,稅務用的稅務系統,企業用的協同辦公軟件,這些都屬于辦公軟件。 excelsumifs使用方法如下: 一、SUMIF函數的一個怪異用途 Excel表格中的SUMIF函數在條件求和時經常使用,一般習慣于于根據某一列計算另一列的數字之和。 例1:假設置A列是部門,B列是姓名,C列是工資,可以用下面的公式算出所有財務部員工的工資總和: =SUM(A1:A100,"財務部",C1:C100) 今天說的不是這個正規用法,而是給大家介紹一種看上去和SUMIF毫無關系的例子。 如下圖中,是一些不規則的數據,只關注填充顏色的區域,現在要計算所有A下面數字之和,看上去這個題沒有好的思路,其實這個題恰好可以用SUMIF函數輕松解決。 =SUMIF(B2:E7,B12,B3:E8) 分析一下這個公式,第二個參數是條件可以了解,第一個參數和第二個參數有什么關系呢?大家仔細看會發現第三個參數正好是第一個參數的區域向下偏移一個單位。 總結,SUMIF函數并不是只對規則區域求和,還可以對不規則的排列進行條件求和 二、SUMIF函數入門篇 SUMIF作為Excel2003中一個條件求和函數,在實際工作中發揮著強大的作用,雖然在2007以后被SUMIFS所取代,但它依舊是一個EXCEL函數的經典。特別是高級用法,依舊適用于后面的版本。 SUM是求和,IF是如果。如果什么。。就求和,其實就是按條件求和。它的結構如下: SUMIF(條件判斷區域,條件,求和區域) 說明: 1 條件判斷區域。即然是條件求和,一是要有條件,二是要有判斷的區域,SUMIF的第二個參數就是求和的條件,第一個參數呢就是拿條件來這個區域進行對比的區域。第一個參數必須是單元格引用。 2、條件。按條件求和就得有條件,該條件可以是字符串("ABC",可以用大于等對比符號連接起來的條件表達式(">100"),也可以使用通配符來表示匹配求和("AB*C")。 3、求和區域。求和函數可以沒有求和的區域算什么求和函數,該參數為單元格區域引用。如C2:C100。 4、如果求和區域和判斷區域是一個區域該怎么辦呢?如在C2:C100中計算大于100的數字之和。在這種情況下SUMIF函數由三個參數變換為兩個參數。即: SUMIF(求和區域,條件) 例:如下圖所示。要求根據左表中的商家明細表,生成右側的匯總表,匯總出商家的總進貨量和總金額。 公式: =SUMIF($A$2:$A$8,$F3,C$2:C$8) 公式說明: $A$2:$A$8是判斷區域,拿F3的商家名稱在這個區域進行判斷是否相同,如果上同,就把C2:C8區域的金額進行求和。 如果只按C列進判斷求和呢?比如,計算C列金額大于200的金額之和。公式可以變換為: SUMIF(C$2:C$8,">200") 三、SUMIF函數技巧篇 在學習了SUMIF函數入門篇后,在常用技巧篇中將學習SUMIF函數常用的一些技巧。 談到隔列求和,可能就會想到用數組公式,其實只需要用SUMIF函數就可以輕松實現。 例:計算費用表中的計劃和實際合計數。 公式:=SUMIF(B$2:G$2,B$2,B3:G3) 提示:SUMIF函數不只是左右示和,還可以上下求和。 四、SUMIF函數進階篇 SUMIF函數一般情況下只能進行一個條件的求和,但在二般情況下卻可以實現對多個條件的求和。什么是二般情況下呢? SUMIF函數的第二個參數是“求和的條件”,這個參數可以用數組形式。比如 {"A","B"} {">5","<10"} 條件使用數組形式后,SUMIF會分別根據兩個條件計算出結果,然后再用SUM計算出結果。 1、對多個商品進行求和 例:如下圖所示。要求計算商品名稱為手機和冰箱的銷售之和。 公式:=SUM(SUMIF(A1:A9,{"手機","冰箱"},C2:C9)) 公式說明: SUMIF(A1:A9,{"手機","冰箱"},C2:C9) 會分別計算出手機的銷量(16)和與冰箱的銷售量(14)。返回一個數組,即:{16,14}, SUM():對SUMIF返回的兩個銷售量進行二次求和。 2、按數字區間求和 例:如圖一所示。要求計算銷售數量大于等5,小于10的銷售數字之和。 公式:=SUM(SUMIF(C2:C9,{"<10","<5"})*{1,-1}) 公式說明: 硬件是實在的,有模有樣的。軟件是程序性的。是一系列的指令。有了軟件,硬件才會實現更豐富的功能。 |
下一篇:Word如何隱藏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