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5-12 文章來源:xp下載站 瀏覽:
網絡技術是從19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把互聯網上分散的資源融為有機整體,實現資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機協作,使人們能夠透明地使用資源的整體能力并按需獲取信息。資源包括高性能計算機、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大型數據庫、網絡、傳感器等。 當前的互聯網只限于信息共享,網絡則被認為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 安全接入技術能夠保證用戶的網絡不被惡意攻擊,特別是企業的網絡系統,一旦癱瘓,后果想不堪設想,于是新興的安全接入技術隨踵而來,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幾種安全接入技術,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當傳統的終端安全技術(Antivirus、Desktop Firewall…etc.)努力保護被攻擊的終端時,它們對于保障企業網絡的可使用性卻無能為力,更不要說能確保企業的彈性與損害恢復能力。 針對于此,目前出現了幾種安全接入技術,這些技術的主要思路是從終端著手,通過管理員指定的安全策略,對接入私有網絡的主機進行安全性檢測,自動拒絕不安全的主機接入保護網絡直到這些主機符合網絡內的安全策略為止。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技術包括:思科的網絡接入控制NAC技術,微軟的網絡接入保護技術NAP以及TCG組織的可信網絡連接TNC技術等。 綜上所述,NAC和NAP的優勢在于其背后擁有思科、微軟這樣的網絡與操作系統的巨頭,這些技術將隨著其下一代產品同時綁定發布。NAC目前已經隨思科的新一代網絡設備一起,在2004年開始推向市場,而NAP則計劃于2006年年底,隨微軟的Windows Vista操作系統一起,推向市場。而TNC的優勢在于其開放性,目前TNC規范已經發展到1.1版本,TCG組織的成員都可以對其提出自己的意見,并且由于技術的開放,所以國內廠商也可以自主研發相關產品,例如之前的TPM一樣,可以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NAC技術 NAP技術 為了校驗訪問網絡的主機的健康,網絡架構需要提供如下功能性領域: TNC技術 TNC構架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提供一個由多種協議規范組成的框架來實現一套多元的網絡標準,它提供如下功能: 對比分析 其次,三種技術的實現思路也比較相似。都分為客戶端、策略服務以及安全接入技術控制三個主要層次。NAC分為:Hosts Attempting Network Access、Network Access Device、Police Decision Points三層;NAP分為:NAP客戶端、NAP服務器端、NAP接入組件(、VPN、IPsec、802.1x);TNC分為AR、PEP、PDP三層。 同時,由于三種技術的發布者自身的背景,三種技術又存在不同的偏重性。NAC由于是CISCO發布的,所以其構架中安全接入設備的位置占了很大的比例,或者說NAC自身就是圍繞著思科的設備而設計的;NAP則偏重在終端agent以及接入服務(VPN、DHCP、802.1x、IPsec組件)技術,這與微軟自身的技術背景也有很大的關聯;而TNC技術則重點放在與TPM綁定的主機身份認證與主機完整性驗證,或者說TNC的目的是給TCG發布的TPM提供一種應用支持。 網絡的神奇作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網絡的承受能力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考驗―從硬件上、軟件上、所用標準上......,各項技術都需要適時應勢,對應發展,這正是網絡迅速走向進步的催化劑。 |
上一篇:寬帶接入技術選擇原則淺談
下一篇:探討寬帶接入網何去何從